浓度计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浓度计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股票型基金仓位拟调投资者临考

发布时间:2020-03-26 16:21:15 阅读: 来源:浓度计厂家

[导读]总体而言,提高股票最低仓位限制后,股票型基金“高风险高收益”的风险收益特征将更加明显。

赵娟

股票型基金“择时”时代即将终结?从4月26日证监会公布的《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中,这一变化已见端倪。

上述征求意见稿中涉及明确基金投资的杠杆上限、债券投资亦要遵循10%分散化原则、放开公募基金发行FOF等。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无疑是关于“拟将股票型基金仓位下限从60%提高到80%”的规定。

修订起草说明指出,证监会主要是向国际靠拢,参照“股票型基金在海外通常90%以上资产投资于股票”等依据。

如果股票型基金的仓位空间将只剩15%,其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将更加突出。这也意味着,股票型基金经理在主动管理方面可以放下“择时”这把双刃剑,专心进行选股。

对于当前的股票型基金而言,修改基金契约需要召开持有人大会,不愿接受80%下限的基金将可重新归入混合型,这或许将重新划分国内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格局。

不过,大多投资者都还记得,2008年的熊市中,股票型基金因为有60%的仓位下限大面积亏损而遭诟病。在中国这样波动较大的新兴市场,如果国内公募基金市场相对排名、短期业绩等导向难改,重新定义了风险收益特征的股票型基金是否被投资者所接纳仍是个未知数。

在西方市场,当股票型基金经理放弃了择时,投资者甄选基金就需要由专业的财务顾问、理财公司承担这一分工,而在国内,这一市场一直发展缓慢。

高风险高收益特征再突出

证监会参照国际惯例,对上述股票型基金最低仓位的修改理由有三。

一是从国际惯例来看,基金资产在股票和债券之间大幅灵活调整的应当归属于混合型产品。

二是现有《运作办法》规定,基金非现金资产的80%应当投资于基金名称表明的方向,债券型基金的仓位下限也为80%,股票型基金如果仓位只有60%,与上述规定存在冲突。

三是从投资实践来看,股票型基金的收益来源应当主要是深入挖掘有价值的股票,频繁大幅调整仓位容易造成追涨杀跌,既容易导致基金风格漂移,也容易加剧资本市场的波动,近年来社会对此也有些批评。

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基金分类数据统计,目前,我国共有主动管理类股票型基金347只(不包括QDII),不包括保本基金和偏债基金的混合基金184只,股票型基金还是权益类市场主动管理型基金的主流。

证监会表示,从历史统计来看,股票型基金仓位总体上一直在80%~90%之间,目前有13.5%的基金仓位在80%以下,此项调整对多数基金无直接影响。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从2007年以来的25个季度中,共有6个季度,股票型基金的平均仓位低于80%,主要是2008年全年和2009年一季度和2010年二季度。

海通证券报告指出,目前已成立的股票型基金中仓位下限在80%以上的基金产品已经存在,总数量为14只。这些产品大都是2010年后成立,最具代表性的是较早成立的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

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成立于2004年,由于一贯以来超过九成的高仓位配置和偏好金融股,这只基金也是业内典型的“牛市”基金,即跟随大市,2006、2007年收益率分别有123%和140%,排在同类前列,但2008年它的跌幅超过了65%,排名同类倒数第二。

从最近三年整体震荡市的表现看,高仓位基金在同类中表现居中,海通证券报告所提到的14只高仓位基金最近两年和最近三年的平均业绩分别为-7.81%和-9.69%。

总体而言,提高股票最低仓位限制后,股票型基金“高风险高收益”的风险收益特征将更加明显。

“2008年的市场其实是逃不掉的,既然如此,别折腾了,就老老实实地精选个股,还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整个市场的波动性,有这样一类产品,不妨检验一下。”深圳一家公司投资总监称。

最近两年A股结构化行情日益突出的市场中,许多个股表现突出,或为高仓位运作股票型基金经理提供了较好的投资环境,以精选个股在一个较长的时期穿越震荡市,实现绝对收益。

在海外,股票型基金普遍高仓位的背景之一是发达的投资顾问市场,股票型基金基本可视作高风险、高收益的纯权益类资产,由专业的投资顾问为投资者选时,并且挑选那些选股能力突出,长期能够获得风险调整后高收益的基金。

在提高股票仓位后,股票型基金的主动管理能力大部分取决于选股,通过选股来控制下跌市的风险将是对股票型基金经理们未来更大的挑战。高仓位后的股票型基金如果不能摆脱与大盘同涨同跌的特性,与管理费相对较低的指数型基金相比优势就不那么突出。

在国内基金业以短期业绩宣传为导向的销售宣传行为中,对基金风险特征的宣传教育一直不鲜明。很多投资者只知道自己买的是冠军基金、亚军基金,甚至并不清楚自己买的是股票型基金还是混合型、平衡型基金。

也就是说,选择股票型基金前,投资者应该依靠投资顾问,或自己进行择时。同时,国内股票型基金历来同质化严重,未来投资者更要“精选”股票型基金了。

放弃择时?

对于证监会可能出台的这一新规,一位年轻的股票型基金经理有些失落,“大不了以后我去做混合型基金好了”。在他看来,股票型基金没了仓位调整空间等于让他放弃择时,也就是放弃了一种主动管理的工具。最近两年他管理基金的业绩表现不错,除了选股,择时也功不可没。

如果上述规定成行,股票型基金需召开持有人大会修改契约,这也是一个较长的过程。理性看,一定程度上主动管理型基金的投资人选择基金选择的即是基金经理,如果都如上述这位基金经理对择时的坚持,一些股票型基金将继续此前的操作模式转型为混合型基金

根据证监会的新分类,80%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债券的,为债券型基金;80%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股票的,为股票型基金;仅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的,为货币市场基金;投资于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并且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的比例不符合前两者规定的,为混合型基金。

股票型基金的基金经理是靠精选个股长期创造正回报,混合型基金的基金经理则是要把握股市、债市的平衡,通过合理的仓位控制,再加上选股来追求业绩的稳定,相对而言,混合型基金尤其对基金经理自上而下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依赖更高。

人们听到的更多是巴菲特这样通过长期投资胜出的股神故事。与选股相比,在投资中,择时的难度历来更大,混合型基金的操作难度更大也是公认的。同花顺iFinD数据的选股能力和选时能力指标显示,有48.5%的普通股票型基金选时能力指标为负值,选股能力指标的情况的确要好很多,22%为负值。

但是不可否认,在A股市场,存在少数优秀的基金经理通过大类资产配置获取超额收益。证监会语下“频繁大幅调整仓位容易造成追涨杀跌”似有“误打”混合型基金的意思。

而在中国做基金,真的可以放弃择时吗?可能适应这一“参照国际惯例”吗?

原华夏基金[微博]总经理范勇宏在他的《基金长青》一书中也专门比较了国内外基金市场的不同。在他看来,西方共同基金提倡基金经理不作择时、充分投资,有其自身的背景。

首先,最重要的原因是,西方发达市场,尤其是美国股市在“二战”后持续数十年上涨,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20年大牛市,带来了股票投资的赚钱效应,以至于“长期投资股市会获得约8%的年化收益率”成为美国资产管理行业默认的公理。

其次,当投资者较为成熟时,有能力择时、自己或依靠理财顾问进行资产配置,基金经理可以只负责将投资者配置过来的资金专注于行业配置和个股选择。

而海外提出基金经理不进行择时的同时,以业绩比较基准作为最主要的业绩考核指标。因为西方发达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强,较难通过主动偏离来战胜基准,实际上,成熟市场超过一半的主动管理型基金经理难以战胜基准。

而在中国这个新兴市场,业绩基准并不被重视,即使大多数基金经理长期跑赢了基准也并不一定就受到认可。中国的基金投资者与发达国家比远没有那么成熟,或者说“投资观念”不甚相同。“基金就是专家理财”的观念才刚刚起步,需要付费的销售服务、投资顾问在中国一直发展缓慢。

许多投资人对共同基金的要求还是“市场上涨时多赚些钱,下跌时别亏损”,否则基金就要遭遇“用脚投票”。将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同时考核,这对基金经理的操作提出了更大的要求。

既然在这样一个市场环境中,要获取并珍惜投资人的信任,在范勇宏看来,能够在国内胜出的优秀基金的业绩要求有三个目标:获取绝对收益是根本、超越基准是目标,战胜同业是挑战。他多次提及“灵活投资”以及“关注择时”等理念。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内创造最高回报纪录的华夏大盘精选基金,就是一只兼具择时与选股投资手段的混合型基金。

没有持之以恒的投资者教育、正确的销售导向,不能引导投资人从追求相对排名向绝对收益理念转型,国内投资人对于那些单纯提高了最低仓位的股票型基金或许还要真正认识一段时间。

(经济观察报(微博))

郑州前列腺炎患者应如何护理

脓疱型银屑病患者衣食住行方面应该要怎么做

腺肌症怀孕了宝宝能不能要